近些年来,随着档案记忆观的兴起,档案工作者已经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档案是建构集体记忆的不可替代要素,档案工作是建构集体记忆的受控选择机制,档案工作者是建构集体记忆的能动主体。
一、身份认同是当代人的重要心理需求
“身份认同”是人的本性,作为生活中的一员,“身份”是我们较为关注的,所以需要身份认定,20世纪下半叶以后,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急剧变化,人们对于身份的认同模糊性、流变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强,很多弱势群体开始陷入身份认同危机。尤其是后现代社会,寻求身份的认同是当代人的重要心理需求。
二、集体记忆是身份认同的力量之源
身份的认同和集体记忆是天然相依的。就目前社会而言,个人的存在和活动一直和集体相互关联,所以集体记忆就成了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这个过程中,包含着共同的情感和信仰,而其最终也将形成一种固定且鲜明的文化标识,这个标识就是所谓的“身份”。
身份的认同离不开集体记忆的支持,人们在对身份认同追寻过程中往往会从集体记忆中汲取养分,从而从中获得归属和安全感。
三、档案通过建构集体记忆促进身份认证
档案是连接这从古至今的历史长卷,可以为身份认同提供追踪的素材;从横断来看,档案是覆盖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为身份认同的结构分析提供多视角、多层次的素材。档案既是身份认同的判据,也是身份认同的机构,它构建了社会存在的逻辑和合法性。因此,档案进入集体记忆建构,继而进入身份认同,成为身份认同中结构性方法和历史性方法的有力支点。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南昌开通55个民生档案共享平台